近日,“王慧敏《心无百姓莫为官——精准脱贫的下姜模式》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此次研讨会由文艺报社、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市委宣传部主办,浙江人民出版社承办,来自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等单位的近20位专家学者到会研讨。
《心无百姓莫为官——精准脱贫的下姜模式》是由王慧敏精心创作的国内首部展现大国小村脱贫,并带动周边村庄走向共同富裕的报告文学作品。该书以2017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的长篇通讯《心无百姓莫为官——习近平同志帮扶下姜村纪实》为基础,记录下姜村脱贫致富的振兴之路,展现党员干部“心无百姓莫为官”的为民情怀。
据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鲍洪俊介绍,近年来浙江出版联合集团高度重视主题出版工作,将其作为出版工作的重中之重,《心无百姓莫为官》一书便是深耕主题出版的成果之一。该书被列入中宣部2018年重点主题出版物。
与会专家认为,该书是一部有立场、有观点、有方法、有特色的好作品,也是有时代价值、社会价值、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好作品。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是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作为五任浙江省委书记联系点的下姜村,通过践行“两山”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最终脱贫致富的发展模式为中国广大农村全面建成小康提供了宝贵经验。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副主席李敬泽认为:这部满怀热情、满怀激情的优秀作品,体现了我们的文学与时代同步,王慧敏比一般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在视角上,在认识深度和广度上,在对精准扶贫事业的整体把握和具体个案分析上还是表现出更为深邃、更为精准的眼光,这个不服是不行的。这不仅是个文学文本,同时也是社会学文本。在这样一个震古烁今巨大社会变革中,作者解剖的案例既是生动的、具体的、有充分文学性的;又是冷静的、理性的、脚踏实地的。劳罕并未追求精准脱贫的完美模式,而是深邃地思考后脱贫时代乡村实践!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炳银认为,一方面,该书形象生动,表现下姜村生存历史和现状很真实、很深入,也很有个性;另一方面,理性的观察和总结也很到位,能够给人提供文本性参考。
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副会长叶梅用“一个模式满腔情怀”概括了该书所阐述的下姜模式在今天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战略意义;中国作协办公厅主任李一鸣从方法论角度提出,该书具有很强的典型性、故事性和思辨性。
谈及创作经历,王慧敏透露,下姜村是他在任职期间去过次数最多的村庄,“走遍了村子,聊遍了农户,吃透了村里角角落落的情况”,才记录下这一普通山村风云激荡的历史性变革。他认为,下姜村是新时代中国农村的新类型,可由此观察中国农村发展道路该如何走,思考如何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
据悉,《心无百姓莫为官——精准脱贫的下姜模式》已于2019年4月正式出版,在新华书店及京东、当当等电商网站同步上架销售。
来源:人民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