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航天城模拟器大厅,摆放着包括交会对接、神舟飞船以及天宫二号等等这样一些模拟训练器材,向我们展示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天地往返、出舱活动、交会对接等一些任务的圆满完成,如今中国已经开始迈向了空间站时代,而2019年又是空间站建设任务的关键之年,在下半年空间站的核心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以及首飞载荷等任务,将会进行发射场的合练,中国航天的时间表正在加速。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立项实施以来,突破掌握了载人天地往返、空间出舱、交会对接、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航天员中期驻留等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的关键技术,圆满完成了前两步任务目标。现在第三步任务——空间站工程正全面展开。
中国空间站——“天宫”
中国空间站命名为“天宫”,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总体方案优化,通过交会对接和转位组装构成空间站本体。其基本构型包括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Ⅰ和梦天实验舱Ⅱ,每个舱段规模20吨级。
空间站在轨运行期间,由神舟载人飞船提供乘员运输,由天舟货运飞船提供补给支持。空间站设计寿命10年,可根据需要,通过维护维修进一步延长寿命。额定乘员3人,乘组轮换期间短期可达6人。
天和舱用于空间站的统一管理和控制以及航天员生活,有3个对接口和2个停泊口。停泊口用于问天舱、梦天舱与天和舱组装形成空间站组合体;对接口用于神舟飞船、天舟飞船及其他飞行器访问空间站。
同时,空间站规划了密封舱内的空间实验柜、舱外暴露实验平台以及共轨飞行的巡天光学舱,支持在轨实施空间天文、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等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