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光临第一时讯!
热点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热点 | 热点
一个17岁的男孩跳桥身亡 家庭教育缺少理智?
  • 第一时讯
  • 2019/4/19
分享到:

4月17日21时许,上海黄浦区卢浦大桥上出现了一幕悲痛的场景:一个男孩突然从车上跑下来,从桥上跳了下去。一个女人跟了上来想阻止他,但没能及时抓住他,只能看着他掉落。




在视频中,男孩从车里出来,直奔桥边。他在护栏边看了眼桥下,毫不犹豫地爬上跳下,一个女人追赶那个男孩,当她跑向护栏时,孩子的腿刚好滑过了她的指尖。看着孩子掉了下去,女子直接瘫坐痛哭,随后跪地双手不断的拍打着地面。


事后得知,这名17岁的男孩是上海人,一所职业学校二年级学生,女子是孩子的母亲。据孩子的母亲说,这个孩子是在学校和同学发生了冲突,受到了她的批评,当她驾车经过卢浦大桥时,孩子突然从车里出来,冲到桥边跳了下来。现在孩子的尸体在卢浦大桥下的绿化带被发现,经过120人确认,男孩已无生命特征。


此事一出,令无数看过视频的人震惊和悲痛,很多网友说当时眼泪就下来了。随后,网友们开始热议,有人可怜这位母亲余生都将在悔恨中度过,有人骂这个孩子不懂事,一点挫折都受不了却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悲伤。更有人说现如今的教育有问题,导致现在的孩子一点承受能力都没有,也不知感恩。


还有一种声音比较普遍,居然是网友们的共鸣。对,许多网友表示自己也曾因为父母,也有许多次想要自杀的经历,只不过与这个男孩不同的是,那些网友止步于最后一跃。是的,学校的争执和委屈,在我们看来却是不是什么大事,母亲的批评也无可厚非,可为什么偏偏,依旧有那么多人有放弃生命的冲动?




我觉得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与其评价我的行为,不如经历我的经历,这样更有发言权。很多人骂那个跳桥的男孩,说他懦弱无用,甚至还有很多网友,在评论区灌鸡汤,什么“连死的勇气都有为何没勇气活着”“爸妈不过说一句都不行”“生命中有那么多美好为何因为一点伤害轻生”。这些话本身都没错,不过在此情此景之下,这些都是有道理的屁话。


孩子正处在叛逆期,本就是十分冲动的年纪,顶着高考的压力和父母的期盼,每天超过8小时的学习已经比较辛苦了。当他们在学校闹了矛盾,和同学冲突不说,也会受到学校和老师的批评。这个时候如果父母也不问青红皂白,一味的指责他,对于孩子来说就是所有人都在否定他,他仿佛与世界对立。


这种感觉许多人现在难以理解,过去绝对有感同身受的时候,在那个时候,你会有多少理智呢?哪怕一堆大道理又有什么用?稍微一刺激一冲动可能就走极端了。很多网友的情况,和那个男孩的唯一的区别就是,没有那个状态下的最后刺激,以及冲动下的最后一跃。


那个时候的孩子,不是不能去批评教育,也不是受不了批评教育,只是这很多父母都忽视了一点,那就是理解在前理智在后。要么想办法提高他的认知使他理解,要么那个时候安抚他为主事后再教育,别闹到最后,他连成长提高认知的机会都没了,这时候讨论对错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