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已经从政策和流动性驱动的估值修复提前转向经济复苏预期驱动。预计二季度经济仍存下行压力,但市场在“高温”之下会选择性地反映乐观因素,当前的行情轮动靠复苏预期驱动而不是实际数据验证。
沪指高开3271.27点,涨幅0.76%,成交量69.85亿元;深成指报10510.43点,涨幅0.91%,成交量58.99亿元;创业板指报1787.96点,涨幅0.6%;沪深300报4097.10点,涨幅0.86%;上证50指数报2978.50点,涨幅0.9%,化工股暴涨掀起涨停潮,逾20股涨停。
贵州茅台股价开盘报900元,涨幅4.05%,再创历史新高,此前4月4日晚间贵州茅台发布公告称,初步核算,2019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同比(较去年同期)增长20%左右;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0%左右。
盘面上,船舶制造、化学制品、化学原料、化学纤维、橡胶等板块领涨;航空运输、机场、航运、港口、园区开发等板块跌幅居前。概念股方面,分散染料、草甘膦、氟化工、资金龙头、P2P概念等涨幅居前,自由贸易港、杭州湾大湾区、海洋经济、无人银行、BDI指数等跌幅居前。
个股方面,2501只个股上涨,其中荣盛石化,兰太实业,莱茵生物等131只个股上涨幅度超过5%。675只个股下跌,其中畅联股份,ST印纪,吉大通信等11只个股下跌幅度超过5%。
资金流向方面,行业板块主力流入前五名的是化学制品、计算机应用、券商、航空运输、包装印刷,流出前五名的是饮料制造、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设备、化学制品、化学制药。位居主力流入前五位的个股是浙江龙盛、方大炭素、农业银行、分众传媒、上汽集团,流出前五位的个股是浙江龙盛、方大炭素、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上汽集团。排在主力流入前五位的概念题材是转融券标的、融资融券、深股通、证金持股、沪股通,流出前五位的概念题材是深股通、融资融券、转融券标的、电商概念、MSCI概念。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下降146点,报6.7201。
截至上一交易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5700.0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4.49亿元,融券余额报78.9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0.99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3669.2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1.96亿元,融券余额报18.3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0.55亿元。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合计9466.5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4.92亿元。
从沪深港通南北资金流向看,截至发稿,北向资金净流入7.49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3.95亿元,当日资金余额为516.05亿元,深股通净流入3.54亿元,当日资金余额为516.46亿元;南向资金净流入11.42亿元,其中沪港通净流入11.04亿元,当日资金余额为408.96亿元,深港通净流入0.38亿元,当日资金余额为419.62亿元。
市场解读
中信建投张玉龙:4月份将有第二轮上涨
市场在经过3月份的调整之后,在4月份会重新开始新一轮的上涨,主要基于两点:一个是长端信用利率AA-在3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持续下降,即信用宽松的过程还是在逐步推进;另一个是3月PMI的数据远超预期,中国经济实际上已经处于一个触底反弹的前夜。因此,二季度市场还会持续上涨,上涨至3200点到3500点的区间。
招商证券张夏:A股在2021年见到比2015年更高的高点
按照每七年全A指数创新高的规律,我们会在2021年见到比2015年更高的高点。一线城市销售复苏和基建投资增速恢复,经济存在开启两年半小复苏上行周期的可能。与此同时,以5G带动的新的技术和产业萌芽发展。A股迎来复苏预期与大科技进步的共振时代,继续看好A股未来两年的机会。
国金证券李立峰:将再下一城,保持多头思维
随着A股中枢的不断上移,市场的波动也相应的与之加大。,考虑到4月(尤其是4月下旬)是A股上市公司季报业绩披露的密集期,投资者将配置的重点放在精选绩优子板块上,市场将由普涨到分化。
海通证券荀玉根:目前需要警惕第一阶段回撤的风险
目前需要警惕第一阶段回撤的风险,可能诱因是:一是基本面同步数据可能比较弱,4月是基本面更明朗的阶段,仍需警惕宏微观基本面数据较弱的情景。二是金融监管。金融监管制度更加细化中长期利好市场,短期会影响市场资金和情绪。三是美股下跌的拖累。美股进入财报公布期,警惕业绩增速回落对股价的冲击。
中信证券秦培景:第二轮上涨的“漏网之鱼”
市场已经从政策和流动性驱动的估值修复提前转向经济复苏预期驱动。预计二季度经济仍存下行压力,但市场在“高温”之下会选择性地反映乐观因素,当前的行情轮动靠复苏预期驱动而不是实际数据验证。
光大证券谢超:趋势外推延续,关注周期悲观预期修正
一方面,3月数据转暖使市场对经济企稳的预期升温,另一方面,外部释放积极信号,在没有新的数据或重大利空证伪乐观判断,线性外推仍将持续。近期需关注监管层态度、产业资本减持以及不佳的一季报数据对市场的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