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光临第一时讯!
民族品牌传播工程
财富世界500强却没有格力?反而是美的上榜
  • 第一时讯
  • 2019/3/30
分享到:


这几年,董小姐的动态经常出现,而格力也被她带的走向更强大。但是为什么美国财富发布的世界500强榜单上面,却没有格力呢?


财富世界500强没有格力


中国家电企业中有三大巨头,分别是格力、海尔和美的。在2018年,是海尔第一次入榜,格力依旧没在这个榜单上。这个榜单主要的依据就是企业的营收,在2017年的时候,海尔、美的和格力都是千亿级别的营收。

其中美的营收更是在2407亿,海尔仅仅是1593亿,格力则是1483亿。这样对比起来看的话,虽然格力的营收最小,但是这个差距并不是特别的大。不过在除了营收之外,还有别的排名依据。

比如说管理企业的独立性,美的是民营企业,虽然何享健家族是实际的掌控者,但是现在的掌门人方洪波手中的权利并不小,而海尔则更是民营企业的代表了。


至于格力电器,在董明珠的运营之下,业绩还是很不错的,董明珠更是放出2000亿的计划。在这个计划之后,格力爆出很多消息,全方位的展示了董明珠的决心,基本上看起来今年格力入榜是没有什么问题了。


二十三人小组,为何能做到异军突起

美的在2017年的时候,排在了450位,但是在2018年直接跳到了323位。能从家电三足鼎立,到现在的异军突起,美的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1968年的时候,何享健等二十三个人每个人出了50块钱,就组建了“北滘街办塑料生产组”。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就用手工来加工一些废旧的塑料,靠着这样生产了一些塑料瓶盖和玻璃盖,这也就是美的集团成立的一年。


在1980年,何享健就决定做风扇,最初就为电器厂做“钻石牌”风扇,后来就自己组装风扇了。美的成立一年,营收就破了300万,净利润也超过了40万。随后美的开始做空调,何享健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发行了内部股,员工可以自己买公司的股票。

在1985年十月,美的发行了公开股。1993年美的就在深交所上市了,这也是中国第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在上市之后,美的发展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在1996年之后,美的空调的销售就出了问题,于是何享健决定直接改变管理体制。

注重人才,每年招博士硕士

因为之前管理企业的人,都没有什么经验和能力,他们不能适应新环境的变化。美的发展重心也因为这次改革变化了,把产品作为重点。美的自身的业务也被细分,共有空调、风扇、厨具、电机和压缩机这几个部分。随后美的更是因为职业经理人而发展,只要有能力就能够获得更大的权力。

美的在1997年就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每年都会招收博士和硕士。何享健说自己在60年代用的是北滘人,在21世纪用的就是全世界的人才。

在1992的时候,方洪波还只是美的内刊《美的报》的编辑,因为他有一次发表了对公司发展的看法,被何享健看到了,认为这个人非常的有远见,于是就提拔了他。方洪波在接手美的的时候,就是当时社会经济的一次转型期,在这之前,因为市场上很缺乏物资,所以不管是造什么东西都能够大卖。

但是这个时期过去之后,民众更希望看到一些有质量的东西。卖家在生产出来就得去扩大自己的市场,想要赚钱就必须靠主动。在1998年的空调大战之中,美的基本上做到了哪里有空调,哪里就有美的销售员,美的空调的收入超过了50亿元。


这一举就定下了国内家电行业的最强者,在2004年美的营收则是做到了330亿。随后美的因为高营收就开始了疯狂扩张,像荣事达华凌等都被吞下。但是这个时候的方洪波和何享健就发现了问题,在2011年,美的业绩出现了下滑。

何享健“退位”,方洪波接手

于是何享健在和方洪波谈过之后,决定直接“退位”,方洪波就开始做美的董事长。方洪波一上任就决定要砍掉业务,这个举动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但是方洪波还是坚持了下去,直接砍掉了美的的7000多个产品型号。在3年后,美的营收重回2011年的水平,但是利润却是当时的三倍。


美的、格力和海尔都是很优秀的企业,也经常被人拿来比较。但是这三家企业的老板中,何享健这个没有什么文化的人,最值得人敬佩。张瑞敏的理念曾被当做哈佛课程,董小姐则是抓住网民的心理,但是美的能够力压这两家企业也是因为何享健。

他能够保持清醒,在疯狂扩张的时候,能够停止下来。在营收一路高歌的时候,放心大胆的交给方洪波砍业务。张瑞敏、董明珠都是非常优秀的企业家,但是他们的名声越盛,就越是让人担心,要是他们退下来,企业能不能有人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