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明年拟办民生实事昨天公布初选项目,开始在首都之窗邀请市民投票,投票结果将作为调整、确定实事项目的重要依据。本市明年拟办重要民生实事共八方面34件,包括新增学位3万个,建设筹集各类租赁型住房5万套(间)、各类政策性产权住房6万套,老楼加装电梯全年开工400部以上、完成200部以上,实现7号线东延(焦化厂—环球影城)、八通线南延(土桥—环球影城)、新机场线一期(草桥—新机场线北航站楼)3条轨道新线开通试运营,试点将“北京通”相关政务服务事项接入微信、支付宝平台方便群众办事等。
新增学位3万个 建设租赁房5万套
34件拟办民生实事初选项目包括八大方面,优化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继续通过新建、改建、扩建及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幼儿园等多种方式,新增学位3万个,着力缓解“入园难”问题;乡镇(街道)三级政务服务大厅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的“一窗”综合受理模式,方便市民、企业通过任一窗口直接“找政府”办事;新增及开业运营20家街道(乡镇)养老照料中心和150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为就近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短期托管、助餐、助浴、助医等10项居家养老服务;新建、改扩建46个村卫生室,为80个偏远村每周开展1次巡诊服务,组织中医流动医院进乡村活动,进一步方便农村群众就医看病;试点将“北京通”相关政务服务事项接入微信、支付宝平台,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
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方面,通过新建、收购、改建等方式,建设筹集各类租赁型住房5万套(间)、各类政策性产权住房6万套,更好地满足群众住房需求;继续稳步推进老楼加装电梯工作,全年开工400部以上、完成200部以上,进一步解决老年人和行动不便人员上下楼困难;对全市范围内3500台住宅老旧电梯进行风险评估,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进行挂账督办。
完成200条背街小巷环境整治
营造宜居环境方面,完成200条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在城六区和副中心创建一批文明街巷;新建10处休闲公园、50处口袋公园及小微绿地。
丰富文体生活方面,开展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2万场,免费向群众发放5000万元惠民文化消费电子券,扶持不少于200家实体书店,向市民免费发放书店消费券,并提供24小时不打烊等阅读服务,在社区、公园及其他场所建设100公里健走步道等。
保障公共安全方面,实现全市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食堂“阳光餐饮”工程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并继续提升3000家餐馆、饭店等服务品质,着力满足市民餐饮安全需要;在全市新增并科学布设20个急救工作站,实行急救呼叫“首接负责制”,最大限度满足群众急救呼叫需求;在全市300个社区安装人防应急救援亭,为社区居民提供消防逃生、应急避险、抢险救灾等19种应急救援物资;治理老旧小区等地下早期人防工程5000平方米,利用地下人防空间提供5000个停车位。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方面,建立200个残疾人帮扶性就业基地,为1万名残疾人提供社区和居家康复服务,为1000名残疾学生提供助学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