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取消本科论文# 近日有学者建议取消本科生论文,认为流于形式,水分太大,现在的本科生跟三十年前的本科生不同等等。方老师是不赞成取消本科生论文的。理由有下面几个:首先,本科生论文是大学程度学术表达形式训练的重要途径;其次,本科生论文是促进学生提高学术能力的最好工具;最后,本科生论文的质量提高教师有重大责任。
跟中学不一样,大学本科是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的开始阶段。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专业工作者最起码的要求就是必须能够清晰有效率地把自己在学术上的理解和发现,跟同行交流,传播到社会上,甚至提供给决策者参考。因此,一个不会写、写不好论文的大学生,是没有资格当一个专业人士的。美国的大学里面,“term paper"或者各种"paper"是本科生每科每个星期起码都要写一份的 “论文”或者“小论文”,很多专业的本科生毕业的时候一定要写毕业论文。美国从来没有任何学术界人士因为大学生抄袭、代写论文情形严重,或者质量低下,就建议取消写论文的要求的。美国的大学生写的论文有严格的格式要求,比如APA格式(美国心理学会格式)就是一种常见的论文格式,要求学生必须根据前人的观点产生自己的论点,每一个自己论点的产生都必须有来龙去脉,对前人观点的引用和评估必须都有出处。引用别人的论文出处有专门的格式等等。这种训练,就是一种正规表达能力的形式训练,它要求学生学会研究,学会归纳评估别人的观点,理解别人的观点,然后产生自己的看法,用标准的格式写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训练。假如学生在本科阶段没有得到这样的训练,难道他们要到研究生阶段才开始接受这种基本的学术能力训练吗?方老师认为,本科生的论文,就是形式训练的重要途径,什么叫“流于形式?”没有表达方式的训练,学生天上是不会用标准的格式来表达自己的学术思想的,论文就是这样的训练,为什么要取消?
本科生写论文,是促进学生提高本科学术能力的最好工具。总所周知,要能写出一篇论文,学生必须对所学的东西归纳、总结、理解、分析、应用、评估,还必须能研究和评估前人的观点,产生自己的观点。大学本科需要的思维、创新、批判能力都能集中得到锻炼。论文不一定每一篇都是SCI质量的,但是,每一篇都可以得到学术能力的训练,有什么不好?不少人批评国内的大学生上了大学以后就无所事事,不上课,整天玩游戏泡妞撩汉,要么就背单词准备考“寄托”,四年下来基本没学会什么东西,目前的大学生“不如三十年前的大学生”。甚至还想象说“美国大学是宽进严出(斯坦福大学今年的录取率是4.5%,不知道‘宽’在哪里);中国大学是严进宽出”。既然是这样,为什么还要取消可以让大学生认真学习才能写出来的论文呢?假如中国大学的本科生每周每科都必须至少写一篇论文,中国大学的质量恐怕会在短时间内提升非常快。那些机关单位还有编辑部等用人的地方就不会整天抱怨新来的文科大学毕业生连写个请假条都写不好了。
最后,本科生论文如何才能不流于形式,如何提高质量,这应该是大学老师的责任。作为大学教师,有责任教学生怎样写一篇符合格式的论文。从建立观点,到研究分析前人的相关研究领域,到使用怎样的句子结构和段落结构行文,都必须一步步训练的。对于理科生或者需要进行数据分析的论文,怎样建立操作性定义,如何使用标准的句子结构提出假设,数据分析的时候使用何种工具分析误差......这些也都要教的。国外的大学, “如何写研究性论文”甚至是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我们发现国内的教育改革,基本上都在强调中小学教师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如何培养学生这种那种“素质”和能力。可是,却很少看到要求大学教师用什么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出更高水平的大学生。看到的反而是“专家”建议自废武功,连本科论文都想费掉,令人怀疑是不是中国的大学教师都不想教书了。这样下去,怎么提高中国大学的本科教学水平呢?
综上所述,方老师认为,大学本科论文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专业水平,锻炼学术表达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能轻易言废。同时,提高大学生的论文水平,也是大学教师的重大责任,大学教师连批改不符合标准的论文都不会,学生抄袭都没有办法,又如何期望大学生在大学里面得到严格的学术训练呢?本科论文,实在是不能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