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感觉自己被监视过?
8月,美国有超过5000万K-12阶段的学生返校。对其中很多使用学校电脑的学生来说,他们在电脑上输入的每一个字都会被追踪。
在《儿童互联网保护法》(CIPA)的管控下,任何获得联邦经费的美国学校,都被要求设立互联网安全政策。当学校配备平板电脑和Chromebook笔记本电脑越来越司空见惯,学校必须采取技术性防护措施,以保证学生的安全。对于一些学校来说,这仅仅意味着屏蔽不合适的网站。而另一些学校,则将目光转向了Gaggle、Securly以及GoGuardian等软件公司,帮助学校管理者发现可能造成危险的通讯内容。
这些安全管理平台(SMPs)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来扫描学校电脑上录入的几百万个词语。如果一个词或一条短语可能暗示了霸凌或自残行为,平台就会提交给人工团队进行审阅。
如今,校园大规模枪击和学生自杀事件屡屡发生,在此背景下,安全管理平台起到了重要的预防伤害作用。这些企业都做过拦截信息挽救生命的案例研究。但是这类软件也引发了关于保护学生安全和其隐私之间界线的道德考量。
致力于推动儿童网络安全教育的非营利机构Common Sense Media的隐私检查主管Girard Kelly告诉Quartz,“诚信监督学生的方式在不断进步,直到教室里安了一些监控设备。”Kelly认为,“学校不仅有金属探测器和摄像头,现在学生的学习计划和邮件也能被追踪。”
微软安全管理平台的讨论,涵盖了两个引起全国关注并密不可分的话题——保护学校和保护数据。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台属于自己的设备,在数字世界中保护学生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过半的教师表示,他们的学校就是这样“一人一设备”的模式。根据Freckle Education在2017年的调查,这意味着有巨大的市场规模亟待挖掘。
但即使在学生自杀和学校枪击事件频出的时代,安全防范措施从何时开始侵犯了学生的自由呢?
1、保护学生安全
最受欢迎的几个安全管理平台在运行上有细微的不同。Gaggle每年收取每位学生约5美元的费用,对Google Docs和Gmail等常用工具进行过滤。当Gaggle的算法发现一些值得注意的词句——比如提到药物或有网络暴力的迹象时——这些“事件”将先发给人工审阅,然后再递交给学校。Securly比各种教室工具更进一步,让学校可以针对学生们在社交媒体上的发帖进行情绪分析。通过使用AI技术,软件可以分析数千则学生的推特消息、帖子和状态的更新,以发现伤害的迹象。
Kelly认为,安全管理平台让人们在年幼时就习惯了监控的存在。他说,在Facebook的剑桥分析丑闻刚刚被揭露,以及Equifax等其它公司的数据泄露事件发生时,我们有机会教孩子们保护自己网络数据的重要性。
Daphne Keller是斯坦福网络和社会中心的主管(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告诉Quartz:“在这些软件如何运作的问题上,应该有一整套度量标准。我们应该可以在其中进行选择,在安全和监控之间保持平衡,而不是强迫孩子们在没有任何控制权的前提下泄露自己的数据。”
诚然,在学校暴力、霸凌和抑郁状况大幅增加的今天,学校有义务保护自己的学生。但是对孩子个人信息的保护也关乎他们的安全。作为Securly的CEO,Vinay Mahadik认同隐私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但他相信,和Securly同类的企业能够在自由和监控之间保持正确的平衡。
“我们现在讨论对孩子进行监控,不是每个人都喜闻乐见。”Mahadik对Quartz说道,“但总的来说,大家都认同必须找到一个保护孩子们安全的办法。我们在两者之间小心翼翼。”
2、签署知情同意书
Keller这样的批评者相信,数字监控可能会对学生们的自由表达产生负面影响。如果学生知道他们正在被监视,他们可能会在说出自己心中想法前,先进行自我审查。当然,这些只有当学生们知道自己正在被监视时才会发生。
根据Patterson,即使大多数学区要求家长签署关于在教室中使用技术手段的知情同意书,一些学区仍认为,如果学生们没注意到这些软件,他们会得到更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描述。换句话说,一些学区不会让孩子们知道自己正在被追踪。
Bill Fitzgerald长期担任学校的技术主管,目前为学校和非营利性机构提供隐私方面的咨询,他向Quartz表示,“家长同意书会成为监控软件供应商们逃脱牢狱之灾的免死金牌。如果一位家长在学年初就同意了各种教育科技工具的条款,第三方就真的需要处理一下这种情况了”。
安全管理平台的营销,针对的是家长和学校最深切的恐惧。“这可能是成年人了解学生痛苦的唯一途径。”Securly的网站上这样写着。在此之前是一段密歇根公立学校IT主管的话:“光是避免年轻人伤害自己或其他人,就抵得上订阅价格的上千倍。”
Gaggle则走得更远。不仅用安全管理平台帮学校监视学生,同款软件还可以用来监视教师。“想想最近在西弗吉尼亚的教师罢工,”一篇最近的博客文章里这么写着,“如果那里的学校领导几个月前就要求得到‘医保’和‘罢工’的搜索结果,这个故事会有所不同吗?偶尔对‘工资’或’裁员’进行搜索,可以消除员工们的担心,避免您的学区出现负面新闻。”(这家公司后来撤下了文章。在一封邮件里,Patterson告诉Quartz,这与Gaggle致力于“保证学生、学校的安全和幸福”的目标并不一致。)
防止负面媒体报道和教师罢工,这些和保障学生安全并没有太大关系。但是暗含的信息却很明确:Gaggle的客户是学校的管理者,而不是学生或老师。
但问题是,对于学生的保护是以牺牲其隐私为代价。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在网络上花费了大量时间,他们也需要安全的数字环境来探索自身。
“假设你是一个想要自杀的孩子,你想在日记里写一些与此有关的事,或者告诉朋友们你现在的感受,但是你没有这么做,因为你害怕爸妈知道,”Keller说,“我不确定这样的结果会比较好。”
Keller相信,在儿童年幼的时候就开始监控他们的行为会是个危险的先例。当成年人在认真考虑隐私和数据保护的时候,她相信孩子们也必须认识到,授予公司拥有自己个人信息的权限究竟意味着什么。
Liz Kline是一位加州的家长,她告诉Quartz:“我很担心自己的孩子,在收到学区提供的设备时,究竟对他选择同意的事情理解多少。他现在六岁,还没太大问题,但是如果他上了高中,想要来一次离家出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