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积金新政出炉,几乎所有购房者群骂声一片,图就不贴了,都挺激烈的。
改善的多数并不敏感,二套还纯用公积金的,本来就很少,比如300万换500万房子的,本金雄厚,对公积金和商贷差额有计较,但没有那么敏感。
首套刚需受伤害就严重了,存缴12年才能贷满120万,公积金中心负责人明确表示,符合国家“租购并举”的策略,并不鼓励年轻人买房。
年轻人分两类:
一类是有钱的年轻人,家里有底子,六个钱包来支持的。
还有一类是满怀梦想和期望,来到北京,但是家底子不够或者支援少,靠自己努力奋斗,生存,扎根,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娶个老婆生个娃,好好的生活。
公积金贷款不能用或者设置门槛,核心意义,饭总真心看不懂,有钱的年轻人你光靠这一招能阻止了?没钱的年轻人,真心豁出去,无非就是支付利息更多。真要阻止,那就首套刚需也直接8成首付好了,保准大多数年轻人都买不起了,或者干脆规定35岁以下不允许买房(本科毕业23岁+12年公积金)。
租购并举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古今中外从来没有一个zf能事实上做到让每个家庭都买的起房子,但是可以让你住有所居,饭总一直跟大家强调“房住不炒”的两种含义,不只是控制房价,另一重含义是让你租房子住,可惜很多人没听懂。
但是,北京有现实的问题啊,
孩子上学怎么办啊?
能做到租购同权吗?
或许有关部门会说,教育改革总有一天能做到的,
那么请问是哪一天呢?
哪位老爷站出来给个时间表?
如果十年做不到,租房子现实吗?
如果二十年呢?人一生,有几个十年二十年呢?
那我就尴尬了,凭什么我在北京努力奋斗,不能让我用公积金买房,非要我多出商贷的利息成本。
让我租房可以,短期又不能解决同权的问题,难道我就非要成为改革的代价?
每逢这种时候,总会有人跳出来说房价要大跌了。饭总真心笑的跌倒在楼梯上,清醒点吧,刚需如果早点上车,会有这事吗?你早上晚上有什么区别,只要不是跌个50%,你自己好好住好好生活早点讨老婆是正经啊。一个公积金政策影响房价最下游人群的,对主力的改善群体毫无影响。能做出这种判断的,如果也是刚需,那真是挺天真的,想跌50%,先把地价降50%,你看看你能不能等的到。
顺便说说近期关于限竞房降价和66块土地供应的事情,反正只要有这样的标题,一定就是房价要凉凉,要降价。饭总在去年12月底就说的很清楚,未来北京房价会分化,好的房子始终都是不便宜的,天宫院的金融街融汇干到52000了都,西城的学区房?不提也罢。而产业辐射不到,没有学区的老破小低总价,价格会进一步下沉。但是要平常心对待,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当前大通胀背景下,老百姓的钱,并没有什么可去的地方,放银行里,你的钱包如何面对两个月从4块到6块的鸡蛋?
无论单盘如何,你首先要看总量,总量才代表了购买力,单盘卖不好那是因为一下子多项目集中入市,造成短期的供大于求。
刚刚过去的8月,北京新房创出几年交易新高,4900多套成交。限竞房表现非常不一,位置好的或者总价低的套数少的,秒杀的不少,从瀛海府到瑞悦府到七橡墅等等。而性价比不高卖的不好的,确实该降价就要降价,实质上降价的目前就一两个项目。
为啥?因为开发商成本高舍不得啊,除非资金压力大到极点,否则都会扛着。现在的情况跟2014年的自住型商品房销售高度类似,当初连花香四季这样的自住商都能有人给退了,现在想想是不是傻,那时候远一些的自住商就跟现在不好卖的限价房一样,都允许转商卖。然而一年之后,自住商就买不到了,有些人说是因为2015年房价涨了,不是的,2015年10月之前房价涨的不厉害的,主要是跟现在限竞房一样,几万套同时入市,购房者可选择的多,许多人看着看着就不想买了,然后就买不到了,因为后面卖一套少一套,如果没有新增供应,那立刻又是供小于求的局面。
而供应呢,66块地,平均每块按照500套算,33000套,共有产权如果占一半,那商品房只有16500套。再看看位置,五环内有几块啊?早就不批地了,这些都是早年规划过的,凤毛麟角。应该庆幸有这66块地,一直不供地,饭总心里都高度发毛,不知道明年北京打算怎么搞。年轻人真的都会上共有产权吗?
未必,共有产权上还是不上,商品房和共有产权重叠率并不高。
所以不是什么房价凉凉,北京从地价到供需,一直就没有发现大跌的基础。如果有这样的信号,第一时间会去卖房子的,卖完再来告诉你们,然后等跌了一半再去接盘。片区和房源价格分化,也是为什么各群群友对市场感受不一样的原因,有些人感觉房子没降甚至还在涨,因为在看比较好的房源,有些人感觉在降,因为你看的房源比较一般。
面对公积金新政,刚需怎么办?真的去租房子住?暂时真实意愿没有什么可能性。那么肯定也有一部分刚需被伤害,北京不留爷,爷去别的地方。一批曾经努力奋斗,满怀希望的年轻人,就这么伤心的离开了北京,多年以后他们路过北京出差,会发现依然是有源源不断的新的年轻人满怀希望、怀揣梦想来到这个城市。也许那个时候已经真正做到租购同权了,年轻人已经不必再为买房发愁了,就是不清楚到时候租金几何。
提议,出这样的政策,真的要多听听年轻人的声音。买房还是租房,是老百姓自己的权力,如果是鼓励租房,请做好租购同权的大环境,让老百姓租起来放心,省心,不用为孩子读书等发愁去搞个五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