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光临第一时讯!
教育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育 | 教育
为友宽心,真有“零吼叫”的妈妈?
  • 第一时讯
  • 2018/8/21
分享到:

暑假伊始之时,我们全家受K阿姨之邀参加聚会,K阿姨,不但是爸爸和叔叔童年时的好朋友,而且也是爷爷奶奶家曾经的邻居,多年前就来到德州。这也是我们搬来德州参加的第一次聚会,主题是K阿姨一家乔迁新居,以及小朋友的6周岁生日。一帮与年龄相仿的小男生,吃吃喝喝,玩玩乐乐,打打闹闹,真是欢不胜欢;但…不愉快的音符被K阿姨的一声吼“Shut Up”(闭嘴),打破了。作为童年好友,与其他客人相比,我们自然有份天生的特殊感与亲近感,尤其是爸爸与K阿姨多年未见。


为友宽心,真有“零吼叫”的妈妈?



等客人走后,男生们一帮,女生们一组(妈妈和K阿姨),我们开始话家常、聊育儿、谈体育。说着说着,K阿姨眼泪汪汪,妈妈顿时有种手足无措之感,认为是自己哪句话说错了,但K阿姨直言相告,“我真不是好妈妈,家里两个小男生,调皮加叛逆,真令人抓狂,我每天都是在大吼大叫中度过的,我这臭毛病,估计是这辈子也改不不了了”(英文经妈妈翻译成中文)。好吧!正在学习“正面管教”的妈妈,那就理论加实践地为K阿姨宽宽心吧!


诠释之一:大吼大叫的妈妈,并不是坏妈妈。


虽说大吼大叫,并不是大家所提倡的育儿方法,但妈妈觉得,大吼大叫,究竟是不是坏妈妈?还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说吧!一是,妈妈提高嗓门,厉声说话或训斥,没有问题,只要言语中不含有辱骂、贬低或不尊重的词汇,就不能被界定为“坏妈妈”;二是,妈妈吼叫,很多时候,也是出于自己内心的焦虑,要么小朋友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要么小朋友屡教不改,要么小朋友处于某种危险之中(如跑向车流不息的马路),要么...总而言之,妈妈要说,因为此而吼叫的妈妈,不是坏妈妈,反而是好妈妈,如此的吼叫,是出于一种望子成龙,更是出于一种关心与爱心,那么什么样的妈妈不吼不叫呢?当然是对孩子不管不问的妈妈。


诠释之二:诚恳道歉,可以缓解妈妈吼叫对小朋友心灵的伤害。


不得不说,妈妈动辙就大吼大叫,是会对小朋友造成一定的心灵伤害,虽说这种伤害也是需要时间与机会来弥补,但妈妈觉得,只要事后能够对小朋友表达诚恳的道歉,就会很大程度上缓解与减轻对小朋友的伤害。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也是从一个侧面告诉小朋友,妈妈也会犯错误,而且犯了错误也会道歉,至于如何道歉?大家可以参见“情绪失控的妈妈,如何向小朋友道歉”一文。


诠释之三:绝对零吼叫的妈妈,是不存在的。


K阿姨说,“我真是羡慕那些从来不吼孩子的妈妈们”!虽说妈妈很反对以吼叫来达到育儿的目的,但坦白交待,妈妈也做不到绝对的零吼叫,而且...绝对零吼叫的妈妈,真的是不存在的。妈妈给K阿姨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之前在加州时的一位邻居,也是全职妈妈,这位妈妈真的是小鸟依人般的温文尔雅,说话斯文又轻声慢语,感觉嗓门再高也是蚊子在叫(有点夸张的说法,但大家明白妈妈的意思);一天,妈妈带着弟弟在邻居家门口散步看花,突然听到非常之大声音的吼孩子,妈妈当时很莫明奇妙“这声音是从哪里传来的呢”?仔细听一听,才知道真的就是这位几近温柔的邻居。妈妈顿时的感觉就是,关起门来吼孩子,好象是每家的必演之戏,只是一个频繁度的问题。


诠释之四:妈妈可以努力减少吼叫,但从此不吼不叫,不太现实。


正如“诠释之三”说到的,完全不吼不叫的妈妈,是根本不存在的。这是妈妈的另一位朋友,对于自己的动辙大吼大叫已经头痛无比,恰巧社区中心有免费的“妈妈零吼叫”讲座,这位朋友不但去听了讲座,认真记了讲座笔记,而且还和授课老师一起,制定了“零吼叫”计划,经过自己不断努力,这位朋友吼叫的次数是减少很多,但...偶尔地,还是会大吼大叫一通;如果说讲座前,吼叫的频率是每天一次,那么讲座之后,就是每周一次,甚至每月一次,但还是没有做到绝对的零吼叫。其实妈妈自己亦是如此,如何大言不惭地说从不冲兄弟俩吼叫,大家相信吗?妈妈也会吼,也会叫,只是频率非常低罢了;话再说回来,妈妈的大吼大叫,也是自己情绪的一种宣泄。


诠释之五:转变育儿理念,注意说话方式,无形中减少大吼大叫。


恕我直言,妈妈吼叫的主要原因,是对小朋友的不理解,更是对小朋友不配合的一种大动干戈。那么,如何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呢?一是妈妈一定要站在小朋友的角度考虑问题,毕竟孩子不是微缩版的成人,妈妈们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小朋友,一些妈妈眼中的人之常情,在小朋友心中就是天方夜谭;二是妈妈的说话方式,也决定了小朋友的行为是配合还是反叛


妈妈最后语:写到这里,也许有朋友会问,既然绝对零吼叫的妈妈不存在,完全不吼不叫也不现实,那么…妈妈如何减少大吼大叫呢?至少得向着接近“零吼叫”的目标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