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季,总少不了蚊子“嗡嗡嗡”的伴奏声,这扰人的坏家伙不仅一咬一个包,又痒又痛不易好,还会传播多种疾病,其中就有鼎鼎大名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乙脑是一种通过蚊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乙脑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简称“乙脑病毒”)感染引起,患者感染后发病凶险,可出现高热、意识障碍、惊厥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病死率较高,后遗症重,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我国将其列入乙类传染病。
乙脑主要发生在亚洲和西太平洋部分地区,最主要的传染源是感染了乙脑的猪,每年的夏季是乙脑的发病高峰期。
*图片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接种疫苗是预防乙脑的最佳手段
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大部分从未感染过乙型脑炎病毒的人对其没有抵抗力,如果被携带乙脑病毒的蚊虫叮咬,极易感染。在乙脑流行区,病人多为10岁以下的儿童,成人多因隐性感染(虽然感染病毒但不发病)而获得免疫力。
虽然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可以减少乙脑传播的媒介,降低感染风险,但是蚊虫一天不灭绝,叮咬就防不胜防。
上海市虽然不是乙脑的流行地区,但是暑假期间市民朋友们不免带着家里的宝宝们外出游玩,万一到了流行区,再被当地蚊虫叮咬后,感染乙脑的风险就很高了。
因此,避免乙脑病毒的感染发病造成严重后果的最直接、最科学、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对适龄人群接种乙脑疫苗(JEV),目前本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接种门诊均可接种到。
乙脑疫苗有两种,根据需求选择接种
根据工艺不同,乙脑疫苗可以分为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两种疫苗都是《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中推荐的疫苗,都能有效预防乙脑。
上海市目前选用乙脑减毒活疫苗为适龄婴幼儿免费接种,也提供乙脑灭活疫苗作为自费疫苗供儿童家长选择替代接种。
疾控君在这里将两种乙脑疫苗进行简单的对比,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
注意事项
1、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应推迟接种
2、妊娠期妇女禁止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