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真人像
《北海真人像》是明代浙派画家吴伟(1459年-1508年)的作品。立轴。绢本设色。纵158.4、横93.2公分。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吴伟是继戴进(1388年-1462年)之后,浙派最重要的画家。画幅右侧有“小仙”款字,与“吴伟”的印记,是一幅有款印的画作。吴伟以转折顿挫、力量蓬勃、充满动感的笔调,描绘人物轮廓与衣折,是属于他粗笔风格的人物画作品。
本画主题是描绘北海真人,上方有文人画家沈周(1427年—1509年)对于真人的题赞:“踵息一闭九千岁,凌空游行犹带醉”,将真人形容为饮酒而醉,而且个性豪爽的仙人,也似乎暗指着画家“小仙(仙)”吴伟的豪迈性格。北海真人的形象是跪乘灵龟,手持如意,眼神镢铄,至于灵龟则摆首回身,听命于真人的指挥。真人与灵龟凌虚御空、遨游水面,营造出如同幻境般的神仙想像世界。
北海真人的故事出自《淮南子》。秦代博士卢遨前往北海求仙时,见到跪坐于龟壳上吞食蟹类、蛤类的真人,仰慕高雅气度,因而邀约共游天下。然而平凡的卢遨却因无法飞翔,最后只能远望天际兴叹,看着北海真人飞去。
吴伟(1459—1508),明代着名画家,字次翁,又字士英、鲁夫、号小仙。吴伟是江夏人,父亲早逝,年幼时被湖广布政使钱昕收养,来到江苏常熟。吴伟从小就流露出绘画天赋,7岁时画了一幅画,并题字:“白头一老子,骑驴去饮水。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令老师十分惊讶。后来,吴伟的画名逐渐传开。17岁时,他闯荡南京,受到成国公朱仪赏识。朱仪惊呼吴伟为小仙人,从此,吴伟便以“小仙”为号。
吴伟曾3次被皇帝召见。1480年,20岁出头的吴伟来到北京,明宪宗召见了他,并赐予他锦衣卫镇抚的职位,以及“画状元”印章,任职于画院。据省博物馆保管部副主任王晓钟介绍,授锦衣卫的武官官职给画家,是明代画院特有的怪现象。
吴伟擅长画人物山水,时常绘制巨大的山水画卷。省博物馆收藏的《雪渔图》是吴伟的巨作,画面高245厘米,宽156厘米,是省博物馆收藏的绢本中最大的一件。《雪渔图》描绘了港湾渔民冒雪捕鱼的情景,人物姿态各异,线条精细,山水则笔墨淋漓,气势恢宏。《雪渔图》是汉口近代着名收藏家徐行可的收藏,其后代于1960年将这幅画捐献给了省博物馆。《雪渔图》曾代表省博物馆,作为精品书画远赴美国参展。而当年的吴伟虽获皇帝赏识,但却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贪杯。甚至被皇帝传唤去作画时,也喝得酩酊大醉。他这种放荡不羁的性格与复杂的宫廷格格不入,最终被免去了画院的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