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光临第一时讯!
健康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
入选中国首批入侵物种,农村随处可见,处理不好易引发感染
  • 第一时讯
  • 2018/7/12
分享到:

在众多入侵中国的物种当中,很多物种都被中国的吃货所摆平,比如说小龙虾这类食品,现在已经成为了大家,在夜宵市场上最钟爱的品类,可是有一种入侵物种,从1981年引入中国以后,却成为了大家不愿提及的对象,这就是福寿螺。



作为软体动物的福寿螺,由于外观跟田螺非常相近,所以,常常被用来冒充田螺,但事实上,虽然它可以食用,可是口感非常的差,因此大家并不喜欢这种食品。相比较而言,福寿螺个体更大,而它适应性更强,因此迅速繁殖的他就能占据更大的水域,而在高产量的状况之下,成为优势品种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果仅仅是口感差,其实倒不是有多大的影响,最关键的是,如果福寿螺的处理并不成熟,比如说没有经过充分的加热,那么会引起寄生虫在人体内的感染,比如说广州管圆线虫。发生这类感染之后,可能会引起一些发热的症状,伴随着头痛,这是比较轻微的水平,更严重也许会导致痴呆和死亡。




研究表明,每只福寿螺内含有的寄生虫幼虫多达上千条,这是一个惊人且恐怖的数字,这也就提示了,如果加热处理没有做好,将很有可能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


福寿螺一开始出现在亚马逊河流域,大概在上个世纪70年代进入了中国台湾,后来,又被引入到广东,经过过度养殖之后,福寿螺由于口感不好,被释放到野外,加上他天性极强的繁殖和适应能力,因此迅速扩散。